行业新闻
在都市丛林中,夜幕下的城市为何亮如白昼?
各位夜猫子们,有没有发现,近几年来,夜晚的城市似乎越发璀璨夺目,亮如白昼?这可不是错觉,而是城市道路照明标准不断升级的结果。今天,小编就带大家一起走近《CJJ45-2015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》,一探城市道路照明背后的秘密。
照亮城市,首先要了解人的视野范围。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规定,在不同的路况下,行人、骑车人和汽车驾驶员的视距要求不同。例如,在快速路和主干路上,驾驶员的远视距要求达到80-100米。而人行道上,行人的近视距要求为10-20米。
路况类型 | 步行视距(米) | 自行车视距(米) | 机动车视距(米) |
---|---|---|---|
人行道 | 10-20 | 15-25 | 25-30 |
交通广场 | 15-25 | 20-30 | 30-40 |
支路 | 20-30 | 25-40 | 40-50 |
次干路 | 25-40 | 35-50 | 50-70 |
主干路 | 30-50 | 40-60 | 60-80 |
快速路 | 40-60 | 50-80 | 80-100 |
想要照亮如此庞大的城市道路网络,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为此,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可谓是煞费苦心,为我们提供了多种照明“神器”。
路灯:城市夜空的守护者
路灯是城市道路照明的主力军,它们矗立在街道两旁,默默地照亮着我们的归途。根据标准,路灯的类型、高度和间距都是有讲究的。
辅助照明:补足路灯照明的不足
除了路灯,城市道路照明还利用辅助照明来补足路灯照明的不足。比如,在弯道、交叉路口和人行横道等区域,都会设置额外的照明设施,确保这些区域的照明更加亮堂。
亮度控制是城市道路照明设计的重中之重。标准规定了不同路况下的最低照度要求,以保证足够的可见度和行驶安全性。
路况类型 | 最低照度(lx) |
---|---|
人行道和自行车道 | 10 |
支路 | 15 |
次干路 | 25 |
主干路 | 40 |
快速路 | 60 |
除了亮度,城市道路照明还注重舒适性。标准规定了道路照明的眩光限制,避免过强的光线刺激行人、骑车人或驾驶员的眼睛。
随着科技的发展,城市道路照明也进入了智能化时代。智能路灯、感应照明和远程监控等新技术正在逐步应用,为城市道路照明带来更节能、更高效、更智能的体验。
听了小编的讲解,大家一定对城市道路照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那么,关于城市道路照明,你还有哪些疑问或想分享的观点呢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与小编和小伙伴们一起交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