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新闻
路灯不够亮,是谁的锅?
作为一名夜行一族,小编最怕的就是晚上路灯不亮,伸手不见五指的感觉,真是让人心慌慌。究竟是谁家的路灯才够亮?我们一起来探个究竟吧!
的确,路灯太短,灯光投射范围有限,导致路面上会出现阴暗区。这是因为,路灯的亮度是根据照度标准设计的,如果路灯太短,灯光分布就会不均匀。
例如,根据我国《城市照明设计标准》,城市道路的一般照明照度要求为10勒克斯,这意味着路面上每平方米要有10流明的光照强度。如果路灯高度为5米,那么灯具需要照射25米的距离,以满足照度标准。
如果路灯高度只有3米,那么灯具只能照射15米的距离,就会出现5米的阴影区。路灯太短是造成路面黑漆漆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除了路灯高度,路灯亮度也是影响照明的关键因素。如果路灯亮度不够,即使路灯很高,也很难照亮路面。
路灯亮度一般使用流明来表示,流明值越高,路灯越亮。根据《城市照明设计标准》,城市道路的一般照明亮度要求为300勒克斯,这意味着路面上每平方米要有300流明的光照强度。
我国很多城市的实际路灯亮度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。例如,某城市中心区的一条道路,实测路灯亮度只有150勒克斯,仅为标准亮度的50%。这也难怪这条道路晚上显得黑乎乎的。
路灯除了高度和亮度,灯具的质量也对照明效果有很大影响。如果灯具老化,光衰严重,即使路灯又高又亮,也无法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。
灯具老化主要表现为光通量下降,即灯具发出的光亮度降低。这是因为,灯具中的光源(如LED、高压钠灯等)随着使用时间延长,其发光效率会下降,导致光通量降低。
例如,某城市的一条道路,使用的是高压钠灯,经过5年的使用,灯具的光通量已经下降了30%。这意味着,这条道路晚上看起来比刚安装路灯时暗了许多。
除了路灯本身的因素外,供电不足也是导致路灯不亮的一个重要原因。如果供电不足,灯具无法正常工作,即使路灯很新,也很难发光。
供电不足通常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:
电缆老化,导致线路阻抗增大,电压下降。
变压器容量不足,无法满足路灯的用电需求。
偷电行为,导致供电线路过载,电压不稳定。
例如,某城市的一条道路,由于电缆老化,导致电压经常低于正常值,路灯经常出现闪烁或熄灭的现象。
树木遮挡也是影响路灯照明效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。如果树木枝叶茂密,会遮挡路灯的光线,导致路面上出现阴影区。
树木遮挡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:
树木高度过高,枝叶遮挡路灯上方。
树木枝叶茂密,遮挡路灯光源。
例如,某城市的一条道路,由于行道树太高,枝叶茂密,遮挡了路灯的光线,导致路面上出现了大面积的阴影区,给行人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。
互动内容:
亲爱的读者朋友们,看完这篇文章,你们对路灯不够亮的问题有什么看法?你觉得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路灯的照明效果?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